近日,从第13届中国人类蛋白质组学大会(CNHUPO)闭幕式上传来喜讯,学校生物食品与化学学院王立志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参与的研究论文——“水熊虫耐受超强辐射的多组学景观和分子基础”,成功入选首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十大进展”。此次评选由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π-HuB)与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CNHUPO)联合组织,经多轮专家筛选,并经CNHUPO理事会投票,从近200项高水平成果中最终评定十项,代表了2023年至2025年间中国蛋白质组学领域的最高成就。这是学校在国家级高水平科研成果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校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实力获得了国内顶尖同行的广泛认可。
“中国蛋白质组学十大进展”评选是我国该领域首次系统性发布的顶尖成果,覆盖了发展战略、技术创新、科学研究与应用转化等多个方向。王立志教授团队与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张令强研究员、杨冬研究员团队合作完成的这项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类”入选项目。该研究聚焦于具有惊人环境耐受力的水熊虫(缓步动物),利用多组学技术,系统揭示了其抵抗致死剂量辐射的全局性分子图谱和独特机制,为理解生命极限、开发新型辐射防护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此项重大成果的取得,是学校长期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的直接体现。此次获奖,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在相关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学科建设与科研处将以此次历史性突破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校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力争产出更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标志性成果,为将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l0799
(供稿:学科建设与科研处 撰稿:刘谨 责任审核:王立志)